新聞中心

SHARE ON

2024-01-04

台灣老了「失智、憂鬱、焦慮」激增!醫師揭2迷思拖垮病情控制

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、康弘昌/高雄報導

台灣即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,老年人口達到20%大關,但這一波老化炸彈帶來的健康危機,早已在國內身心科診間先炸開!高雄榮總精神部老年精神科主治醫師朱哲生第一線觀察,近年老年人「失智症、憂鬱症、焦慮症」發生率越來越高,且三病時常同時影響出現,偏偏迷思作崇,老年人普遍缺乏病識感,加上身心科用藥常被汙名化,嚴重影響患者妥善控制病情。

根據國發會推估,我國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將持續提高,65歲以上人口預估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,2039年進一步突破30%,至2070年更將高達43.6%。人口老化本身就是台灣醫療的最大挑戰。

朱哲生醫師表示,每5個人就有1個老人的日子不遠了,最直接影響,門診中失智症、憂鬱症、焦慮症的患者越來越多;其中光是失智症,國內推估就已超過31萬人,且棘手的是,這三個不同疾病,有時候會同時出現,失智長者易伴隨憂鬱、焦慮的情緒,而老年憂鬱症、焦慮症一開始認知功能還不錯,最終也可能退化成失智,互相相關。

國人迷思之一,缺乏病識感。朱哲生醫師說,其實很多長輩不見得知道自己生病了,像憂鬱症、焦慮症大部分常見先以身體的不舒服做為表徵,不少人看遍各科醫師,反覆就診,直到嚴重程度或家人發覺不對勁時,才被轉介到身心科;失智症更是如此,大部分人以為老了記憶力退化很正常啊,殊不知老化不等於失智症、失智症也不是正常老化的表現。

第二個迷思,則是身心科用藥常被汙名化、標籤化,誤以為吃了會成癮或覺得這是腦筋不清楚的人才會吃的藥。

朱哲生醫師強調,治療方面,非藥物介入絕對是優先考量,然而若病情需要,藥物在治療這三種疾病上仍扮演一定角色,因為有助延緩失智進程,解決因腦中血清素濃度不足產生的情緒症狀。目前有各種不同劑型的藥物,全都一樣有效,民眾可以選擇最合適、最便利者,舉例來說,老年人常見共病多,高血壓、糖尿病等等,有時一天得吃上十幾顆藥物,常聽抱怨「吃藥都吃飽了」,加上老年人往往吞嚥困難,泛中樞神經作用口服藥物液劑就是吞藥丸之外的好選擇。

朱哲生醫師說,口服水劑可搭配本來就在食用的食品,像營養補充劑或牛奶、豆漿,能夠很方便給藥,一方面也可以避免病患藏藥、吐藥的行為,一樣用藥,只是選擇不同劑型就可以大大提升服藥順從性。

擔心一輩子吃藥?害怕副作用?可以降低類似的擔憂,朱哲生醫師強調,目前身心科黃金準則都是小劑量(最低有效劑量)、且每隔四到六週定期評估,視病患狀態隨時微調,也不再受限只能用半顆藥或一顆藥的調整方式,口服水劑可用cc數來微調,甚至病患如果狀況穩定,也可以停藥。

朱哲生醫師提醒,不管是自己或家中長輩遭遇老人精神疾病,務必要尋求醫療資源,由專科醫師來診斷,進一步確認需不需要服藥,千萬不要讓「看醫生一定要吃藥,所以我不看」的錯誤心態耽誤,唯有踏進診間,面對疾病,及早選擇合適的非藥物或藥物治療才能保有最佳老年生活品質。

文章轉載出處:CNEWS匯流新聞網